农业部大豆生物学与遗传育种学科群建设与发展研讨会在南京召开
 
发布时间:2016-12-07浏览次数:

 

11月6-8日,“农业部大豆生物学与遗传育种学科群建设与发展研讨会”在南京举行。来自全国各地大豆学科群所属的区域性(专业性)重点实验室、科学观测实验站及国家大豆改良分中心的负责人、大豆生物学学科群学术委员会委员及部分专家共80余人参加了会议。学科群依托单位南京农业大学副校长戴建君教授致欢迎词,农学院朱艳院长、科学研究院俞建飞副院长、平台处周国栋处长等领导参加会议。会议是在农业部科教司主管部门的支持下,由农业部大豆生物学与遗传育种(综合性)重点实验室和国家大豆改良中心主办,中国工程院院士盖钧镒教授主持了建设与发展研讨。

农业部学科群是以综合性重点实验室为龙头、专业性和区域性重点实验室为骨干、科学观测实验站为延伸的一体化重点实验室体系。是对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实践,着重在农业科技机构创新资源的统筹协调与优化整合。“十二五”期间围绕主要农产品、共性技术和生态类型进行30个学科群的布局建设。大豆学科群现设1个综合性重点实验室、4个区域和专业性重点实验室和4个观察试验站,另有1个跨学科重点实验室和2个观察实验站也包含大豆科研工作。

会议期间,大豆学科群各重点实验室、科学观测实验站及国家大豆改良分中心单位全面汇报了“十二五”期间建设工作成效及“十三五”发展计划;盖钧镒院士做了“大豆生物学学科群研究方向与发展规划的思考”的主题报告,提出学科群主要研究方向和具体内容;赵团结主任汇报了学科群工作总结;李艳教授介绍了农业部大豆生物学与遗传育种创新团队发展情况。学科群学术委员会委员及参会专家围绕大豆学科群建设中的经验与问题及发展规划进行了热烈和深入的讨论,形成了学科群进一步建设布局的设想。建议农业部继续扩大学科群的规模,加大投入力度,完善学科群运行管理机制,不断探索实验室协同创新与开放共享机制。

会议还对学科群“十三五”期间的重点研究方向及计划做了深入研讨,形成了关于“大豆优质高产多抗雄性核不育互交轮回选择群体的创建及其利用研究”、“大豆高产新株型的创造与应用潜力研究”协作研究计划,并进行了初步的分工。还对“中国大豆基因组研究”、“大豆主要病虫害的抗性研究”、“大豆营养高效及耐逆境生物学研究”等方面下一步研究计划进行了研讨。与会专家还参观了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农业部大豆生物学与遗传育种综合性重点实验室。通过本次会议,进一步明确了大豆生物学与遗传育种学科群的发展方向,各单位在完善组织管理机制、共同开展重点研究计划研发等方面达成共识,为学科群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关闭